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来源:本站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提升教学水平,2025年2月13日,丁家庄第三小学开展了“聚焦素养,提质增效”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全校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学策略与方法。
活动伊始,孙老师与丁老师分别对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梳理。孙老师在讲解《千以内数的认识》时,着重强调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经历从“用方块表示数”到“用计数器(或算盘)表示数”,再到“用数字符号表示数”的逐步过渡。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的意义,从而在数学思维上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自然转化。丁老师则在《因数和倍数》的教学分享中,突出强调通过观察、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性质,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推理能力。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为后续的研讨环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全体教师紧密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导向展开深入研讨。教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围绕课时教学活动的设计展开了一场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着充满创意与可行性的活动构思,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与见解,更在思想的交流中碰撞出了新的教学灵感,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思路。
在讨论中,姚老师针对《用算盘表示数》一课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想。他提出,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应初步认识算盘的结构,了解用算盘表示数的方法,并能够准确读出和写出算盘上表示的千以内数,同时按照要求在算盘上进行拨珠操作。为此,他建议设计算盘拨珠比赛、小组合作完成数字表示任务等活动,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他还强调应向学生介绍算盘这一传统计算工具的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价值,通过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种锻炼;每一次的研讨,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种突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育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