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9-01 来源:本站
校训:正学
“正学”理念,一是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立足于儿童成长的根本规律:通过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学会“求”的方法、激发其深入去“求”的渴望;保持孩子的创造意识,激发孩子的创造才能;重视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本校所重之“正学”,一为正中国之学,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六艺融通,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二为正现代之学,强调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并举,力求发展中国特色的优质教育;三为正理想之学,教师坚守崇高的教育理想,以育人为己志,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风:能自主 善创造 勇担当
解读:
能自主——“自主”的“主”是“主人”,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自主”的“主”是“主动”,变“受催促与监督的被动学习”为“能按自己意图有利的学习”;自主”的“主”是“主见”,变“唯书唯师的学习”为“爱书尊师有质疑的创见学习”;“自主”的“主”是“主体”,变“苦于全面开花的学习”为“学有志趣与强项的学习”。
善创造——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这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 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见,创造力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多么重要,人类正是在创造活动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创造力是由创造性思维素质和创造性想象能力组成的一种高级活动能力。创造力是能力体系的核心,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首要条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对环境的感受力高,能觉察别人忽略的事实;思路通畅,解答问题敏捷;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坚持不懈,不拍挫折,独立性强,有内在的评鉴力,有主见。
勇担当——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这责任,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一种不懈奋斗的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力量。从古至今勇担当的精神谱写着华夏大地5000年文明的悠久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了中华民族的勇于担当的精神,是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进入新时代呼唤新担当需要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一代人有一代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一名小学生,要加强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要认真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当好家庭的小主人。
教风:顺天性 重启发 立楷模
解读:
顺天性——儿童天性是游戏、好奇、模仿、户外、赞扬、合群、成功。教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保护儿童的求知欲,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保护儿童的自信心,让他们有主动探索和挑战的勇气;呵护儿童的自尊心,接受、相信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卸去重负,获得休养。
重启发——学生作为社会人,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扩展思维触角,开阔智力视野。
立楷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无论是一言一行,还是行事作风,都是学生们会观察并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初心。
校风:有志趣 乐实践 长精神
解读:
有志趣——内有大志向,外有真情趣,才能塑造出立身做人的高品格。从儿童的兴趣入手,并不断强化引导 ,使之发展成为志向。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做到:以对祖国儿童的无限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乐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通过实践,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快乐和成长。教师要提高儿童参与实践的意识;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长精神——引导学生从小事锻炼意志,克服小困难,才能克服大困难;引导学生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怕失败,因为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教育学生学会“跟自己作对”,自觉抵制诱惑,让学生获得控制自我的成就感。
儿童画像:做现代小君子
解读: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校以“正学”为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弘扬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校提出了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新“六艺”,新“六艺”的外延旨在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信息素养、劳动素养、体育素养、阅读素养、口语交际素养。以“小君子新六艺”为纬线,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做现代小君子,从新“六艺”文化认识论内涵出发,培育融汇古今的现代小君子。现代君子根在传统,用在现代。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古代君子人格的精髓;立足当下,融合现代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做到传统与现代的贯通统一。
在培养现代小君子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主动发展,外塑师表,内强素养,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尊重规律,以君子教育凝聚学校办学理念,统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深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