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1-26 来源:本站
为深入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的精神,准确把握和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并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中,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解读教材能力,打造实效、高效的课堂教学,1月22日下午,丁三小全体教师开展了语文新课标培训活动。
首先由教研组长康金苗老师针对新课标前言进行解读,她指出义务教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要全面落实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求。作为教师要明确三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聚焦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
接下来分年级组进行新课标的解读。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张杨曦老师针对课程标准修订总原则与变化方面进行解读,她指出要坚持三个方向,即: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
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刘小迪老师结合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解读,她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目标,打好三大基础: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年级组语文备课组长饶明姝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新课标的“五大”核心理念。一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二是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三是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四是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五是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四年级语文组老师结合小学语文“四大”核心素养理念进行解读,满老师指出四大核心素养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小学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张周芮老师结合小学语文的培养目标进行解读,她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培训过程中,各位语文教师耐心学习,还精心整理了学习笔记并就学习新课标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方面解读,引导老师们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的课堂新要求,真正做到方向明、宗旨清。
通过此次新课标的学习,全体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在日后的教学中以新课标为新起点,开启新的征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