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丁三•教学】品传统文化,学人物品质——丁家庄第三小学语文组骨干教师示范课侧记

浏览数量:1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03      来源:本站


携一缕春日的暖阳,揣一腔对语文的梦想,为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5228日上午,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品传统文化学人物品质”的主题,由宗玉洁老师执教古诗《马》和张中青老师执教文言文《学弈》,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活动。

【正学丁三•教学】“品传统文化 学人物品质”(1)_html_521289c3.png

第一节课由宗玉洁老师执教《马诗》。课堂上,宗老师引导学生在“平长仄短,尾韵绵长”的反复诵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通过结合诗人生平与时代背景,体会诗中表达的志向,绘景入境,诵读入情。多种形式的朗读,层层递进,体悟李贺之志。

【正学丁三•教学】“品传统文化 学人物品质”(1)_html_mcb87817.jpg

第二节课由张中青老师执教《学弈》一课,在课堂上,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语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中的具体事例,领悟孟子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在“运用”层面,将所学内容与道德与法治中“做学习的主人”相融合,让学生尝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学生不仅领略到了孟子的语言魅力,更提升了自身核心素养。

【正学丁三•教学】“品传统文化 学人物品质”(1)_html_m77e1392c.jpg

课后各位老师进行积极的评课议课。首先,张发彩主任结合两节骨干示范课分享了本学期我校的学科建设活动方案。结合我校市级课题《小规模学校伴随式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研究》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积极打造“善读”“善融”特质课堂,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动态评价中形成协作探究的文化氛围,使课堂学习成为持续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提升学习效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思维,最终实现以评促学、评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正学丁三•教学】“品传统文化 学人物品质”(1)_html_m370aad99.jpg

施悦老师分享了关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分为三个板块,首先是自学环节,让学生有自我思考的空间;其次进行共学环节,也就是小组讨论,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借助某些方法理解某句段意思,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就是汇报环节,提出汇报句式,学生更能清晰表达。

【正学丁三•教学】“品传统文化 学人物品质”(1)_html_m6509d036.jpg

常芸主任分享了文言文教学环节设置和小组合作的形式。文言文教学可以围绕四个方面来设置学习活动。一、读一读;二、说一说;三、背一背;四、写一写,学生在交流合作的环节中,通过组内合作汇报、组间评价纠正,小组间进行知识碰撞,从而让学生习得文言文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正学丁三•教学】“品传统文化 学人物品质”(1)_html_m78637355.jpg

张玉校长提出了教学中应秉承“善学、善读、善融”,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和方法,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间补充互帮互学,共同探讨,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还应该要注重多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在“读”中让课堂“活”起来。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与多学科在知识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巧妙整合,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正学丁三•教学】“品传统文化 学人物品质”(1)_html_m6365de5b.jpg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此次骨干示范课活动,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中有了新收获、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丁家庄第三小学的教师们将继续扎实自己的专业功底,铸炼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路31号  电话:025-85593216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 版权所有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