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2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9-27 来源:本站
创设“真”情境 设计“趣”任务
——“双减”“双新”背景下教学研课侧记
未觉三夏尽
时序已新秋
揽微醒的风
依静美的光
硕果累累正可人,九月教研景更胜。为了进一步走向素养立意、主题引领的深度教学,丁家庄第三小学于2022年9月26日参加了以“探索语文学习任务群,促进核心素养提升”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本校全体三年级语文教师观摩了本次活动。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以及新课标的公布,老师们就一直在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从个人自学,到备课组集体研讨,再到各种线上学习,老师们对新课标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操作仍不够深入,老师们迫切期待也非常珍惜这次现场实际教学的宝贵学习机会。
妙趣横生——教师尝试新课标
孙煜莹老师从单元要素出发,让学生们用“猜测”的方式主动对单元重点进行预测和推想,使得学生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乐趣。随后孙老师引导学生们“预测”故事中的人和事,让学生们对即将要学习的文章展开大胆想象,增加了学生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肖雨老师引领着学生们猜测“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整堂课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想象之处既精彩又符合故事规律,孩子们主动性高涨。
纪杰老师从一根胡子入手,引导学生们对胡萝卜先生长胡子的作用进行合理猜想,课堂上猜测气氛活跃,思维发散且富有逻辑性。
通过以上三节教研课的观摩,老师们提高了对课程性质的认识,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明确了日后的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上要设计整体目标,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在课堂上要坚持育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教-学-评的一体化。通过将“学、思、用、创”相结合,给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深思熟虑——教研员寄语谋新章
会后,陈瑶教研员从“新旧课标对比”、“新课标主要内容及启示”和“教学建议”几方面内容展开分析,对比了新版课程标准与旧版课程标准的不同变化,并依据新课标提出教学建议。新课标更加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重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培养学生文化交际的意识。揭示了语文“听、说、读、写”的本质要求,并强调“在实践中落实基础”。
新课标对学生的高要求,就意味着对老师的高要求,尤其对于语文老师们来说,更应对自己提出高标准和新目标。陈教研员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新课标的研学要做到以下几点:细致研读、新旧对比、主动适应、积极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力争达到新课标里学段的高级别。
深耕细作—— 一线践行表初心
本次活动为一线语文教学实践打开了更广阔的天空。仰望星空的同时还需脚踏实地。
丁三小的老师们在学习之后,收获满满。她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记录了各自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与感悟。
诚如2022版新课标“强课提质”的要求那样,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双向剑。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理解也要互相促进,进一步内化新课标理念,优化教育教学实践品质。2022版新课标的落地,预示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转向“核心素养导向”。这一转向将带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全方位的系统改革和调整。本次活动如源头活水,指引我校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撑篙寻梦,使语文教育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我们
始终温暖有光
并且充满力量
我们
匠心践行初心
谱写育人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