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1-13 来源:本站
掬一捧秋色,怀一腔热忱
以教育为媒,以成长为介
研教学之径,探实践之美
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品教研醇香,本就是灵魂的撞击,亦是诗意的修行。为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使“双减”政策真正落地,11月10日、11日上午,栖霞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基本功竞赛在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顺利举行。
此次参赛教师基本功扎实、准备充分、思路清晰。他们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围绕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进行活动指导,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例,充分彰显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独特魅力。
【十岁成长礼 畅想成长梦】
11月10日,来自摄山星城小学的张心怡老师、八卦洲中心小学的胡萌老师、南外仙林的张梦姣老师和实验国际学校的李君妍老师,分别以“十岁成长礼”的不同呈现形式,向大家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趣味性、创新性。
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孩子们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张心仪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细致的点评和引导,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孩子对“十岁”、“成长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上,胡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带领孩子们一起感受童年趣事,感受与亲人相处的温馨美好,与老师的师生情谊,与朋友的关怀友情,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就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张梦姣老师与孩子们进行了课前沟通,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孩子们更快融入课堂;课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积极举手,师生配合默契。最后张老师也将课堂上学生讨论所得交与学生自行管理,让学生的讨论成果能得到充分利用,学生课堂参与率极高,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李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要关注孩子们的主动探索能力,特别是注重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堂上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与指导和建议,课堂氛围和谐又热烈。
【思课余生活 享精彩人生】
11月11日,附中仙林小学部的夏婧雯老师、金陵小学的徐俊宝老师、龙潭中心小学的陶齐吉老师和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的刘艳老师,以主题为“丰富的课余生活”展开活动,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在现实情境中引发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明晰和掌握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方法和要求,学会制定合理的课余生活计划,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一节课,夏老师通过带领孩子了解调查问卷,知道调查问卷的组成部分,明白调查问卷的重点内容,针对重点组成部分——问题和选项,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初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徐老师则是采用调查表与评价表的形式,让孩子们将“实际课余生活”和“畅享课余生活”相比较,分析不同内容的利弊,引导孩子们注重课余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合理规划”,用详实的内容填充“课余生活计划表”,使孩子们对课余生活内容充满想象与向往。
陶老师以歌曲《课余时光》导入,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明晰和掌握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方法和要求,学会制定合理的课余生活计划,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课堂伊始,刘老师通过演唱一首美妙的歌曲,巧妙地引入了“课余生活”这一主题。随后,刘老师借助一张统计表,引导学生们理解课余时间的重要性。课堂中开展的小组讨论,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交流能力,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收集信息、整理材料,以及如何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最后刘老师鼓励学生们要积极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两天的竞赛结束后,区教研员刘老师对此次赛课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对精彩纷呈的综合实践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认为,从目标设定到操作实践,既融入了文化熏陶,整合了各学科知识,又体现了学科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充分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同时,刘老师建议,课堂学习要来源学生真实的生活需要,活动主题鲜明,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指导一线老师们更加明确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独行速,众行远”,此次竞赛活动是一次集体思维的碰撞,老师们将借力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为学生播下热爱探究生活的种子,也将继续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实现互学共进。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一定能引发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进一步思考,聚焦实践课堂,设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实经历学习实践的过程,在灵动多彩的课堂收获知识,提升素养!
辛勤耕耘,历历在目
回望是一种态度
总结经验,智慧碰撞
每一天,为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