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1-14 来源:本站
秋韵盈田稻谷香,丰收画卷展金黄。南京市栖霞区教育科学第十三期个人课题开题论证会在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顺利举行。本次论证会特邀迈皋桥小学教育集团教科研副校长琚凌康、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殷静雅、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教科室副主任常芸参与课题论证,丁家庄第三小学教学校长张玉全程参与。本次会议由丁家庄第三小学常芸主任主持。
领导致辞
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教学校长张玉发表致辞。张校长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真挚的感谢。她认为,个人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梯,也是提高学校教育品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步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敏锐捕捉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以此来驱动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并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张校长深切期望每位课题的主持人都能珍惜此次难得的机遇,全力以赴地深入探究,力求在研究中取得显著且丰富的成果。
开题汇报
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肖勇俊老师对个人课题《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低年段体育课堂的策略研究》进行了汇报。在汇报中,肖勇俊老师详细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界定、目标、内容、方法、实施过程。面对小学低年段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肖老师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张发彩老师对个人课题《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循环式汇报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汇报。这一课题旨在探索如何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有效实施整本书阅读,并通过循环式汇报课堂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从张老师的汇报中,可以看出该课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饶明姝老师对个人课题《政治认同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与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进行了汇报。她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和语文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路径,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饶老师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将两者有机融合。
引航指导
专家组针对三项课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讨,经过充分讨论与综合评估,一致认为这些课题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迈皋桥小学教育集团 琚凌康
南京市中电颐和家园小学 殷静雅
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 常芸
针对第一项课题,专家的建议:一是研究缘起的阐述应条理清晰,分层次进行;二是在界定核心概念时,应精确选择关键词,确保概念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三是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应紧密围绕课题的核心要素展开;四是研究目标应具体明确,以条目式的形式罗列出来,以便更好地指导研究工作的开展。
针对第二项课题,专家的建议:一是“理论支撑”部分需得到充分重视与详尽阐述。应系统回顾并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二是研究报告或论文应遵循严格的格式规范,确保内容的清晰易读和逻辑严谨;三是在描述“已经开展的研究”时,应聚焦于具体的操作层面,避免将理论学习的内容纳入其中;四是文献研究应紧密围绕研究主题和核心问题展开,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针对第三项课题,专家的建议:一是研究目标应精简而明确,避免重复表述,确保每个目标都独立且具有针对性;二是在研究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课例的收集与整合,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例,深入分析其设计理念、实施过程、学生反应及教学效果,形成一套典型的课例集;三是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未充分阐述本课题的“理论价值”部分,应补充。
活动总结
丁家庄第三小学常芸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常主任首先对各位专家的精准点评与指导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对课题后续研究工作寄予厚望。她认为,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她鼓励教师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更如同一阵东风,为我校教育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与勃勃生机。它不仅激发了教师们投身教育科研的热情与创造力,促进了教育智慧的碰撞与融合,还为我校教育教学的持续革新与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与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