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2-04 来源:本站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了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标,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劳动组于11月28日围绕校本研修主题“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实践研究”开展了一次别出新裁的校本研修活动。
课堂环节
施悦老师执教的《变废为宝》一课,巧妙地将劳动教育与环保理念相结合。课程伊始,施老师通过展示矿泉水瓶制成的手工艺品,激发学生对变废为宝的兴趣。
随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制作视频,交流制作步骤,并亲自动手制作编织瓶。在自主制作环节,施老师不仅强调了安全使用剪刀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在交流环节中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讨论了如何将这些手工艺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最后,施老师通过展示更多的变废为宝作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爱护地球。整节课活动丰富,互动性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劳动的价值和环保的重要性。
研讨环节
课后,劳动教研组的老师们对本次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首先,施悦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她认为,虽然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创造力,但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还可以更加多样化。她计划在未来的课程中引入更多的环保材料和创新工具,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潜能。
接着,听课老师们积极参与到对本节课的讨论中。杨老师强调了施老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方法指导、小组合作以及拓展提高能力方面的成功做法。李老师和孙老师也分享了他们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看法,认为施老师的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最后,张校对本次校本研修活动进行总结。张校首先感谢了区教研员刘云珍老师对于本节课的悉心指导,其次指出,施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并融入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元素,是五育融合理念在小学劳动教育中的一次积极探索。
此次校本主题研修活动不仅展示了施悦老师的教学风采,也为劳动组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劳动组的教师们会继续努力,共同探索,设计出更加生动的劳动教育活动,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