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2-12 来源:本站
冬日阳光暖,研意趣味浓。为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丁家庄第三小学于2024年12月10日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开展了数学教研组第十五周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依然是“跨学科融合教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强调以一个学科为中心,设计复杂的问题情境,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分为课标理论学习、教材研读、作业设计两个环节。
在课标学习环节,教研组长刘献玉老师带领全体数学教师围绕新课标进行了学习。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解读,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每位教师对新课标都有了新的认识。最后刘老师结合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要以项目式学习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两位老师针对期末复习,讨论并规划了教学课时。朱老师对于期末复习这一单元,分析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内容的解析与建议,这部分内容是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全面整理和复习,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与运算、数量关系、图形的认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韩老师提出,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用4个课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促使他们形成合理认知结构,丰富和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二是两位老师针对作业反馈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年级组本次集体备课针对《期末复习》一单元,从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建议等几方面进行整体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孙老师强调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方老师建议,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已经有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对学习过程以及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反思和评价。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由李老师、胡老师和魏老师共同参与并深入讨论。一是李老师针对期末复习的整体规划分析。她强调,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帮助他们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二是胡老师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胡老师认为,通过设计练习题库,可以分层次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他提倡使用“错题集”制度,鼓励学生记录反思,加深对易错点的理解。三是魏老师从作业反馈与个性化辅导的角度,提出了调整教学策略的建议。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环节,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四年级备课组在本次集体备课中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环节:环节一:两位老师一起认真研读小学数学新课标,在新课标的基础下学习第一、二、三学段以及三四年级应怎样教学;环节二:吴老师针对第八单元认识垂线和角做了相应的讲解,重点分析了射线和直线以及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又剖析角和垂线的认识;环节三:杨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做了适当调整作业设计适当删减或增加,根据课本重难点突出作业的难易程度。
五年级数学组先统一了进度规划好课时,再讨论了接下来重点的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式的重难点。唐老师指出教学中,学生从数字抽象到字母的过程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很难直接用字母写出关系式,叶老师对此提出建议,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再从中优化出字母表达式,丁老师也强调要注重字母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考虑字母涵盖的范围。本次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益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对接下来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讨论突破,收获满满。
六年级备课组本次集体备课重点讨论了百分数,张老师指出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题,也可以根据方程多种方式解答。刘老师指出检验不能忘记,李老师在分析讨论课时建议,作业的设计要层层递进,题型新颖。王老师则对百分数解题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了归纳。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的道路需要不断探索。每一次的数学活动,都是一种锻炼;每一次的数学研讨,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的数学学习,都是一种突破。本次备课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在研究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共同成长。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且行且思共成长,共研共悟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