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学丁三·融合】融合有爱,共筑前行

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1-16      来源:本站


融合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更是需要教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教育。融合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是看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的个性差异、充分接纳个体独特性的教育。为进一步提高丁家庄第三小学的融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我校梁晨老师先后参加2023栖霞区融合教育管理者及种子教师培训和2024江苏省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举办的省融合教育专职教师上岗培训活动,经过240课时的培训学习和评估实操培训,梁晨老师取得了特教专职教师上岗资格证,成为了学校的资源教师

【正学丁三·融合】融合有爱,共筑前行 梁晨_html_m26e0c70.jpg

【正学丁三·融合】融合有爱,共筑前行 梁晨_html_m2e01079d.jpg

【正学丁三·融合】融合有爱,共筑前行 梁晨_html_44d719b7.jpg

【正学丁三·融合】融合有爱,共筑前行 梁晨_html_m181c4ab5.png1.培训心得:

两次培训学习生活紧张而又充实,特殊教育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授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不论是在理论学习、实操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中,抑或是在培训后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时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获。

融合教育,是一种包容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致力于消除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在我看来,融合教育不仅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参加这两次融合教育培训,我的主要目标是深入了解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探索如何将融合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包容、平等、尊重、有爱的学习环境。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聆听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在专家的带领下前往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中央路小学、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给特需学生做评估、制定IEP、小组讨论、上台汇报等多种形式,我深入了解了融合教育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策略,并深刻体会到:融合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我们需要通过改进教育政策、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努力,来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

【正学丁三·融合】融合有爱,共筑前行 梁晨_html_m1de6859b.jpg【正学丁三·融合】融合有爱,共筑前行 梁晨_html_598a57e.jpg

作为一名资源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是光荣的,也是神圣的。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帮助、关心和爱护特需学生,挖掘其潜力,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自立于社会的人。

【正学丁三·融合】融合有爱,共筑前行 梁晨_html_4534b6bf.jpg

两次的融合教育培训都是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它们让我深刻理解了融合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也为我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我相信,在融合教育的引领下,每个学生都是“潜力股”,我们的教育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培训精彩片段分享:

培训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魏轶兵教授带来的《康复技术学-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干预》的精彩专业的讲座。魏教授结合自己多年儿科医生的经历和多年的南特师特殊教育教学经历,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的角度,专业细致地分析了特需儿童的各种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矫正问题行为的办法。魏教授说,特需儿童的任何问题行为,只要我们找到有效的办法,都是可以被阻断的,都是可以被改变的,我们不能放弃每个特需学生。针对特需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有时候我们从书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需要反复思考,冥思苦想,也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寻找灵感,直到找到解决问题行为的办法为止。

魏教授的观点给了我诸多启发,在融合教育教学中,还有很多很多努力的空间,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做的工作。针对班上特需孩子的问题行为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会反复思考魏教授讲座中的理论和方法,并将魏教授的教育理念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培训过程中,魏教授还给我们欣赏了电影《自闭历程》的片段,《自闭历程》是美国拍摄的一部关于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成长的影片。影片主要讲述19511988年间被诊断为患有自闭症的坦普·葛兰汀的学习成长历程。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生记录,本片追忆坦普从儿童时期和青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尽管她患有自闭症,但却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对理想的执着,还有老师、亲人、朋友的帮助,坦普·葛兰汀成功的获得了伊利诺大学的畜牧科学博士学位,最后成为一名杰出的动物学家,她在2010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中荣登第五名的高位。

魏轶兵教授在讲座结束的时候,引用了《道德经》开篇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告诫我们每位参加培训老师:世间的道理千千万万,方法也有千千万万,针对特需儿童的问题行为的解决办法也有千千万万,路漫漫其修远兮,真正符合特需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还需要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自己多学习、多感悟、多发现、多实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们要积极去探寻适应每个特需孩子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位特需学生。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寅春路31号  电话:025-85593216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 版权所有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