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6-06 来源:本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6月5日下午,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举行了一场以“数智融合 精准提质”为主题的数学组校本研修活动,旨在探索基于AI技术的期末复习课教学模式,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汪元贵特级,工作室成员和丁家庄第三小学全体数学教师。
第一节课是李小凡老师执教的《年月日复习》。李老师以“知识重构-错例剖析-情境迁移”三阶模式重构年月日复习课,通过思维导图串联时间单位体系、计时法则与日期计算模型,借助三维时间轴破解跨月计算难点,运用“错例解剖实验室”解析典型错题,揭示闰年判断与进位陷阱。李老师创新设计高铁时刻表优化情境,引导学生在计算区间运行时间、设计智能调度方案中融合24时计时法与周期推算技能,并依托AI学习助手推送个性化练习,实现知识建构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耦合。
第二节课,叶子涵老师执教《图形的运动总复习》一课。课堂伊始,叶老师组织学生回顾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和缩小等基本运动方式,并通过“点定位”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多种(包括组合)运动方式,夯实运动要素的理解。在探究三角形旋转时,通过画一画明确了绕图形外一点旋转的关键结论。接下来,通过钟面和扫地机器人等生活实例的探究,学生深刻体会到“画图分析”与“转化思想”在解决复杂运动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节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第三节课是刘献玉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一课。本节复习课设计严谨,目标清晰。课堂以“知识关联”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系统梳理了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突出“转化”思想的核心地位。刘老师用“大树图”形象呈现公式间的推导脉络,强调知识内在联系;通过方格纸操作、拓展题深化转化思想,突破难点;习题设计由浅入深,如组合图形求积、等积变换问题;注重解题策略指导,如抓公共底/高等突破口。学生整体参与度较高,能流畅表述推导逻辑,体现课前自主梳理成效。
课后交流环节,工作室的老师们从情境设计、知识建构、题目设计等多个维度对三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徐主任提出第一节课可以整合成学生暑假旅游出行计划的大情境,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复习热情;李主任认为第二节课的研究1-1还可以深挖知识点,让期末复习更有深度;邱主任对于第三节课的教学设计给出了细致的建议,以“公式推导”为明线,以“转化思想”为暗线,将研究1-2和研究2-1串联起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活动最后,汪元贵特级教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本次的活动。第一,丁三小的数学校本研修在葛主任的带领下是实打实的开展,而非形式主义。第二,三位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包括更有效的课堂互动和教师语音语调的改进。几位老师的板书设计,展示了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练习的设计与实际生活相关,突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第三,希望在未来的校本研修活动中,继续采用这种实际有效的教学和研究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丁家庄第三小学在数学教学上的创新和实践,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这样的研修活动,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AI技术,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