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9-01 来源:本站
为落实主题式学习理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2025年8月30日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开展了以“集智融备课,研思启新程”——主题式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新学期首次语文集体备课活动,各年级语文教研组齐聚一堂,共研教学新路径。
活动伊始,张发彩主任提出本学期各位语文教师应紧紧围绕“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以“双一行动”为抓手,通过单元一清、一对一跟进等具体措施,确保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评价、善读、善融”三个关键词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随后,各年级备课组展开精准教学研讨。一年级组全体教师围绕“筑牢入学启蒙,建立身份认知”为核心,针对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重难点,结合《我是中国人》《我上学了》《我是小学生》三篇首课开展深入研讨:要通过文本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中国人”与“小学生”的身份意识,萌发爱国情感与上学热情;也要让学生初步掌握生字认读,读好短语短句,为后续的语文启蒙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积极鼓励性语言为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与兴趣。
二年级全体教师围绕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开展了深入研讨。首先,教师们系统梳理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与重点,并就如何将“善融”理念与多元评价机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了热烈讨论。随后,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例,集体打磨教学设计,精心嵌入评价量表,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最后,基于对学生学情的精准把握,聚焦重难点,共同设计了层次分明、趣味盎然的作业,助力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三年级全体组员围绕三上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深入研讨:首先共同梳理了单元核心目标和语文要素,将学校 “善融”与 “评价” 的要求融入教学过程;接着重点打磨《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在教案与课件中增设小组合作任务;最后结合单元学情,共同设计第一周基础练习与阅读练习,确保练习贴合教学重点,为新学期第一单元教学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四年级组全体教师围绕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受自然之美,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教学重难点,结合单元首课《观潮》展开深度研讨。教师们先明确单元核心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自然景观的壮阔,掌握“按顺序描写、抓特点刻画”的写作技巧;随后紧扣《观潮》文本,梳理教学关键:如何通过分层朗读让学生感知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画面变化,拆解比喻、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小组探究,帮助学生理清写作顺序。针对学生“难想象潮涌实景”的痛点,大家还商定引入钱塘江大潮视频、音频素材,助力学生直观感受“天下奇观”的气势,为单元后续写景文教学筑牢基础。
五年级全体组员围绕五上第一课《白鹭》教学内容深入研讨。首先聚焦文本解读,《白鹭》一文语言优美凝练,作者对白鹭的描写充满诗意,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诗意的表达。接着讨论教学目标,除了常规的字词教学,更要让学生感受白鹭的外形美和神韵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表达能力,尝试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语言风格进行小练笔。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组内老师以“白鹭是一首怎样的诗”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外形、活动场景等方面探究,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感受文学之美与自然之美。
六年级全体组员围绕六上第一课《草原》教学内容深入研讨。张发彩主任强调,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辽阔壮美,更要让他们学会作者观察生活、描写景物的方法。组内老师设计了"我是小作家"的拓展环节,让学生模仿老舍先生的笔法,描写自己熟悉的景色。同时,老师们还精心准备了丰富的辅助材料——草原风光视频、蒙古族音乐、相关文学作品选段,通过多模态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集智融备课,研思启新程”语文集体备课活动在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中落下帷幕。各年级教研组立足主题式学习理念,构建起系统且富有层次的教学规划,为新学期语文教学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相信在这股备课研讨的热潮推动下,老师们定能将集体智慧转化为生动高效的课堂实践,让语文教学在主题式学习的滋养下绽放更绚丽的光彩,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稳步提升,开启新学期语文教学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