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9-06 来源:本站
暑气渐消,秋意渐浓,校园里的草木已悄悄染上初秋的韵味。伴随着新学期的脚步,教学探索的新篇章也徐徐展开。为精准对接新课标要求、聚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数学教研组于9月4日开启了新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活动主要围绕教学任务与分年级组备课两大环节展开,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筑牢根基。
葛主任首先对本学期工作任务进行了布置,明确将开展作业设计比赛、“生活与数学”作品征集、口算比赛等多项活动。随后,强调了需结合学校“小组合作”规划课题,进一步细化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具体实施要求;同时要完善课堂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评价量表。此外,还需重视日常课堂教学,确保课堂扎实有效,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知识理解。
一年级集体备课中李老师与胡老师围绕“几和第几”教学展开研讨,聚焦概念区分与课堂组织两大核心。李老师提出“具象化教学”方案:课前准备人物排队卡片、带序号的收纳盒与玩具,教学时先以“教室排队领本”情景引入,再通过“摆卡片说位置”“玩具归位说层数”两个实操活动,帮学生直观区分“几(总数)”和“第几(位置)”,同时提前用“举左右手”游戏铺垫方向认知,避免判断偏差。胡老师针对小组讨论设计“任务驱动”策略:将讨论拆为3步——组内轮流摆卡片说“几和第几”、共同找错题、推选代表分享区分窍门,准备图文版“小组任务卡”,设“发言小明星”贴纸激励,确保讨论有序高效。此次备课明确教学流程与活动细节,为后续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二年级数学组梳理了目前教学中发现的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在讨论中朱老师指出在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数学语言表述不规范,主张先进行概括示范,用精炼语言概括,让学生模仿,以此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唐老师则关注学生分不清“几个几”相加的含义,列的算式与实际含义不符,为了提高正确率,总结了“一搬二数”的记忆口诀。在讨论中解决了不少问题,收货满满。
三年级数学组备课围绕教学复盘与未来规划展开。首先,备课组共同回顾本周课堂教学情况,集中讨论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其中,方老师强调,后续教学需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几”的含义,通过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清晰区分“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夯实基础概念认知。其次,备课组对接下来两周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细化备课,重点研讨了各知识点的重难点及难以突破之处。孙老师提出,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更需引导他们清晰阐述算理,在提升计算准确率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年级的备课主要围绕未来两周的内容,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具体探讨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四舍调商、五入调商以及商不变的规律;在探讨四舍调商,和五入调商时,李老师提出,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例题的问题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再比较所列算式与前面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接着说明,可以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然后让学生接着完成竖式计算。薛老师提出在进行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在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围绕未来两周的课时内容,具体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测量土地单位(公顷,平方千米)这几节课的教法和对教案的二备。在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对于习题中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进行回顾,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了解背后的算理;而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对于总结性话语进行提炼,明确先找三角形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再找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三角形面积公式;在测量单位的两节课上,提出要让学生先建立100×100在生活中的表象,再进行后续教学。
六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落实到即将的开始的第一单元体积的认识,针对这个实验需要教具我们五位老师也认真挑选,做好课前备课,考虑到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参与感知,决定每一组都做,有利于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考。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在思维的碰撞与经验的交融中,大家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愈发清晰,对教学策略的构思也更趋完善。这不仅为新学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凝聚起教研组的合力,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教师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