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4-25 来源:本站
【正学丁三】开题明方向 聚力启新程
——栖霞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第十九场开题论证会侧记
4月25日,栖霞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第十九场开题论证会在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顺利召开。本场开题论证会由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处主办,丁家庄第三小学承办。论证会由迈皋桥幼儿园魏静园长主持,出席开题论证会的专家有: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张建主任、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瑶研训员、龙潭中心小学吴兴林校长。参与本次会议的还有丁家庄第三小学丁小刚校长、丁家庄第三小学教导处张玉主任以及丁三小全体课题组成员。
第一环节:校长致辞
南京市丁家庄第三小学丁小刚校长发表致辞。丁校长认为教科研活动是促进教师发展提升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丁三小的老师能够朝向科研型教师迈出更扎实的一步,每位老师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同时,丁校长感谢专家们对丁三小教科研的指导和支持。
第二环节:课题汇报
丁三小宗玉洁老师就《回归儿童生活: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做了汇报。她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的界定、同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的理论支撑和价值、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思路、过程及方法、预期成果和已经开展的研究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刘献玉老师从七个方面做栖霞区“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提高学具使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要点汇报:一、研究背景;二、核心概念的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三、同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四、课题的理论支撑和价值;五、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六、研究思路、过程及方法;七、预期成果和已经开展的研究。
第三环节:专家指导
会议的第三项议程由专家组对两项课题进行点评和指导。魏静园长从幼小衔接维度出发,认为第一个课题具有研究价值,与幼儿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文本撰写符合规范。她认为开题报告就像施工图,实操层面应再细化、落实再清晰、说清研究策略方法。第二个课题关注了数学课堂合作能力的提高,有传承性,更有创新性。她建议在核心概念界定时再明晰一些。
龙小吴兴林校长认为第一个课题文本规范、表达缜密、研究有价值。非连续性文本的研究的题目表述时,要明晰教学的方面。在研究背景的表述上,眼里要有“问题”、有“学生”,研究现状的调查要加以呈现。研究的问题要做具体的梳理,要对图表、目录、注解、广告、标牌、说明书、橱窗、统计表、实验报告等资源进行分类,考虑学科的融合。教学案例研究可以更加具体一些,形成教学模式。第二个课题可以在研究背景中课加入学生使用学具情况的描述;进一步梳理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和学生学具使用有效性的关系。
区教师发展中心陈瑶研训员建议第一个课题可以聚焦高年段,更符合课标要求。可在目标界定时明确“回归儿童生活”理念。评价研究可以结合PISA的测试进行,加深命题的思考。第二个课题中,关键要素可精简,厘清要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具体学段。
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张建主任认为两个课题表述清晰、文本规范。他提出,第二个课题解读的要素较多,对教师研究的挑战性较大,最好能够考虑分学段,将课题做“小”一些。合作学习中,要考虑学具使用的种类、情况,做好现状调查。梳理低年级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需要用到学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和合作学习之间做好衔接,建构图表。聚焦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学具的开发研究、策略研究。第一个课题中的“回归儿童生活”角度很深刻,可对这个理念做进一步校本化的解读。
课题研讨暖阳春,研无止境勤反思。课题报告会的顺利开题将进一步有效推动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相信课题组成员定会凝心聚力,持续依托课题研究,扎实工作、勤勉耕耘,继续发扬合作精神、整合教育资源,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下,定能结出丰硕的科研之果,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