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09 来源:本站
为深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实现以研促教、深耕课堂,探索“双新”背景下课堂提质增效的路径,丁家庄第三小学于4月8日开展了第九周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素养,提质增效”为主题,分为备课分享、教学设计研讨、校本研修理论学习三大板块进行开展。
【备课分享】
一、三、四、六年级的数学组都派出教师代表做了备课分享,将教学内容结构化,打通前后知识的关联,同时分析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主要活动的设计。
一年级组
一年级本次集体备课主要围绕《认识20-99》进行分析研讨。首先,朱老师针对本单元细致讲解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0-19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会从0数到99,建立100以内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数据表示生活中的事物。韩老师提出,学生要会用小方块摆一摆,能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些数。本单元旨在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理解数的组成,能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的整十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概念,能够熟练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数学价值。
三年级组
三年级数学组围绕《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单元展开集体备课研讨。首先,魏老师针对本单元核心素养展开深度解析,确定“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为重点培养方向,明确单元目标:1. 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理解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 能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年级组
四年级就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进行了集体备课。首先范老师提出先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基本功能与操作方法,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和两步混合运算,通过“你知道吗”介绍改错键等常用的功能键。吴老师提出教学用计算机探索有规律的数学题,通过练一练让学生自主探索大数中积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极具实用价值的数学内容。
六年级组
六年级数学组就《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进行分享。首先,李老师对本单元核心素养展开解析,确定“数学抽象”“模型思想”“应用意识”为培养重点,明确单元目标:1.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方法。2. 掌握用字母表达式表征比例关系。3. 能绘制并解读正比例图像。然后,刘老师提出本单元应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路程与时间”“数量与总价”等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相关联变量的概念,重点探究两种量的变化规律。最后,张老师建议采用“情境导入-数据观察-关系式归纳-图像分析”的递进式教学策略,姚老师认为可以通过绘制表格、描点连线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比例关系的直观认知。
【教学设计撰写】
为了提升老师们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导处葛主任组织了全体数学老师撰写五年级上学期《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设计活动。每位教师都能紧扣新课标要求,结合“数的运算”核心素养目标认真完成。
【校本研修理论学习】
刘献玉老师以“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与信息、体育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为题,分享了数学与信息科技、体育学科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呈现了“以真实问题驱动、以学科协同育人”的教学新样态。跨学科融合教学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鼓励教师探索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机会,培养创新人才。教师们纷纷表示将借鉴跨学科模式,探索更多“素养导向”的教学新场景。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备课研磨、设计优化、理论学习,为教师搭建了“理论—实践—反思”的成长平台。提质增效的根基在于教师对素养的深度理解,以及对课堂每一环节的精雕细琢。未来,丁家庄第三小学将持续以教研为抓手,推动数学教学向“素养立意”纵深发展,为学生的思维成长赋能!